MacaronLatte Blog

San Francisco Life Diary



體重計

體重測量

三種測量單位:公斤、磅、英磅。


體脂率(Body Fat)

一般而言成年男性正常體脂率介於15~25%,女性體脂率介在20%~30%,超過就是肥胖。


身體質量指數(BMI)
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來衡量肥胖程度,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的平方。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.5(kg/㎡)及24(kg/㎡)之間,太瘦、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。

成人肥胖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(BMI)(kg/㎡) 腰圍(cm)
體重過輕 BMI<18.5  
健康體位 8.5<=BMI<24  
體位異常 過重:24<=BMI<27
輕度肥胖:27 <= BMI < 30
中度肥胖:30 <= BMI < 35
重度肥胖:BMI >= 35
男性:>= 90 公分
女性:>= 80 公分

肌肉率(Muscle Rate)

肌肉率% = 肌肉量 / 體重 x 100%。

年齡 男性 女性
20-39 歲 75-89% 63-75.5%
40-59 歲 73-86% 62-73.5%
60-79 歲 70-84% 60-72.5%

皮下脂肪(Subcutaneous Fat)

皮下脂肪則是皮膚下的脂肪,若是過多則可能使身型圓潤、顯得肥胖。


內臟脂肪(Visceral Fat)

內臟脂肪是位於腹部、胃腸周圍的脂肪組織,如果內臟脂肪過高,容易提高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機率。


基礎代謝率(BMR)

每日總能量消耗量(Total Energy Expenditure, TEE),主要由基礎代謝量(Basal Metabolic Rate, BMR)加上活動所消耗的熱量。。


骨骼肌重(SMM 、Skeletal Muscle Mass )

身體的肌肉包含心肌、平滑肌、骨骼肌,而健身人在意的是「骨骼肌」重,這就是健身時看的“肌肉”。


肌肉量(Muscle Mass)

肌肉量會計算人體內的骨骼肌、平滑肌(如心肌和消化肌)以及這些肌肉中所含的水分。成人的肌肉量會因性別及年齡而有所不同,正常範圍如下:

男性年齡 肌肉率%
20-39 歲 75 – 89%
40-59 歲 73 – 86%
60-79 歲 70 – 84%
女性年齡 肌肉率%
20-39 歲 63 – 75.5%
40-59 歲 62 – 73.5%
60-79 歲 60 – 72.5%

骨質量(Bone Mass)

骨頭是一種活性組織。在您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不斷在新陳代謝,舊的骨頭不斷被破骨細胞吸收,造骨細胞也不斷工作形成新的骨頭。這個過程就是骨骼的新陳代謝。 在兒童期、青春期的時候,身體生成新骨頭的速度會比分解舊骨更快,因此骨骼在大小和密度上會不斷增加。以女性為例,最快速的骨骼生長發生在青春期到18歲左右。 大多數人在30至35歲左右達到巔峰骨量(peak bone mass,一生中骨質密度最高的時候),之後因為正常的老化過程開始慢慢下滑。如果您的巔峰骨量不高, 也就是存的骨本不夠,隨著時間的推移,更有可能失去足夠的骨質,最終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症。反之,巔峰骨量越高,身體在您的餘生中維持骨骼健康的骨骼就越多。


身體水重(Body Water)

按重量計算,人類成年男性的平均含水量約為60-63%或58±8%,成年女性的平均含水量約為52-55%或48±6%。


蛋白質(Protein)

體內蛋白質的重量,佔總體重的14~19%,蛋白質 = 肌肉重量 - 身體水份含量。


除脂重(FFM,Fat Free Mass)

除脂重 = 體重 - 身體脂肪重。